我们怀念青春,总觉得那时候充满希望,拥有梦想,仿佛未来有一切皆有可能。而随着成长,那个火种仿佛熄灭了。我们碌碌的重复着一天又一天,习惯了视而不见四周矗立的「高墙」,适应了被现实生活中重重帐幕的拘禁,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与摆布。

我们想抓住身边的一切「希望」,却总是在一轮轮「失望」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;我们希望推翻这一切,却又总在「温水煮青蛙」中等待;我们甚至想付出任何代价来实现「年少时梦想」,却又总是忘掉初心,被一个「无形的手」所引领,把这些都变成了现实的压力和物欲。

也许,如同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那句著名的话:「这些墙很有趣。刚入狱的时候,你痛恨周围的高墙;慢慢地,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;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。这就叫「体制化」。

互联网行业,也是如此。这块原本的净土已被「完全开发」,却仍然立着「自由平等」的牌坊,来吸引着我们前仆后继的跪倒在她的石榴裙下。我们被欺骗、被蒙蔽、却仍然在这体制化游戏规则中继续寻找着心中的慰藉。

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,很多问题也许不能简单的用短篇报告研究透彻,但我们仍希望帮助大家跳出习惯的行业内固化思维,从新的视角切入来分析洞察。今天我们TOMsInsight团队报告的主题是「互联网式平等:体制化游戏规则」。

报告楔子

我们先从一个纯属虚构、并没有映射意味的故事说起:

从前有一个村,自由平等,男耕女织,男女老少幸福的一代又一代过着日子。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,有乐趣、有爱好、也有为美好生活,积极开拓的各种生活技能和精神生活。每个人彼此间都相互尊重,价值观多元化但也遵循传统。例如,一夫一妻制。

村里有个寡妇,生活作风很不检点,经常跑到隔壁村子里一呆就是几天,夜不归宿,也不知道都去干什么了。终于,寡妇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,和让某某某愉悦的特殊能力,开始出入城市有钱人的聚会,也在多次尝试后,成功的嫁入到了城市里大户人家做妾。

几年后,寡妇回村了,花枝招展,穿金戴银。让这个小村庄的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好不羡慕。寡妇开始传教了:「年轻人,在现代这个社会上,要想成功,一定要先成为寡妇,然后再去邻村找大量的男人积累经验,最后把握机会,到大户人家做妾。这才是成功要素。」

寡妇继续说:「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源、有创新、借力而为、顺势而作,是成功的不二法则,你看我,咱们村就只有我现在能过上这样的日子。」寡妇看着那些被忽悠成懵逼的年轻人,心中得到了无限的满足。

忽然有个年轻人问:「如果我不想做妾,我只想做妻呢?」寡妇大怒:「年轻人,你怎么就这么不成熟呢,你这样怎么可能会成功呢,你怎么这么不了解这个行业呢,你知道我当年走过多少弯路么。」众人一片寂静,好像无言以对。

没多久,这个村的氛围就变了。有着越来越多的寡妇和嫁到大户人家的妾,而同时也越来越开放。各种「必要技巧」的创新成为大家交流的热点;而大户人家的信息,也成为生活中最为关注的事情。慢慢的,大家已经忘掉以前的村子是什么样子了。而最早的那个寡妇,却无声无息的,离开了这个村子。

这是仅仅报告楔子,大家可以先忘掉了。

互联网体制化的历程

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每人眼中互联网都有不同的魅力。互联网从早期的小众群体工具,到目前大众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虽然有着明显的「选择性自由」,但目前在本质上却是「被动式形态」。特别是国内的互联网生态,和早期互联网产生、甚至目前有些国家的互联网生态,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,只是我们身在其中很难发现。

所谓的「被动式形态」,是所有用户的网络行为(或叫用户行为)都是可控的,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导,最终完成一定的目标。在这种「控制下」,不同的用户有着一定对应规则,但却无法超出,并非是真正的自由生态。大家不要误解,我们在此讨论的并不是整体的宏观控制,而是我们行业内所为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在欧洲或者美国生活,如果你有不需要的二手物品,可以很容易通过eBay或者其他垂直平台售出,简单易行。如果在国内,我们有着一样的需求,如何处理呢?当然也许有人能想出办法搞定,但我们举例的是背后逻辑的区别。

同样,作为任何一个互联网使用者,抛开眼前的这些,总是还会遇到很多需求在网上无法满足的情况。例如难道就没有靠谱的婚恋网站?难道就没有可以轻松找适合匹配工作机会的网站?熟悉美国互联网情况的人,会发现相关环境有极大不同。难道国内互联网行业就没有人满足这样的需求么?事实远远不是那么简单。

每个生态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潜在规则。这种规则的形成由非常多因素所影响。通过这个视角切入,对国内互联网过往二十年发展进行抽象,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阶段:

自由净土的世界:

最早的互联网属于少数人的游戏,用户和创新者之间的界限极其模糊。欧美的Geek们开始把最喜欢的D&D规则搬到线上,各种早期各类创新都在孕育着,硅谷热血青年们构建着自己的世界。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,在这个世界中的生存者也是建设者。

同样,国内互联网类似氛围也在不断的形成:二三线城市年轻用户听着猫拨号的声音,在聊天室里面幻想着外面的世界;高校学子们则用telnet登陆者firebird BBS;文字MUD杀个鬼子都可以让大家连续通宵。在那个网络资源极其匮乏昂贵的年代,却有着各种免费的网络空间;有人通过FTP共享着0day组织的破解,矫揉造作的起着混合大小写很难分辨字母的团队名。

开放环境下形成了各种「江湖式」的创新规则,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。在这种非常类似「硅谷文化」中,技术被放到极重要地位,而追求技术的突破并而以此带来的生产力是其核心目标。这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结果,也同时是高度文明中开辟生产力的途径。

让我们用现实例子来抽象:

这个时候的互联网,就如在幼儿园之前的孩子们,在一起做着游戏,天真无邪的开辟着这个世界的精彩。有的孩子发现了新玩具,有的孩子发现了新游戏,大家一哄而上,享受着其中的乐趣。

商业化与控制欲:

但是,接下来的互联网发生几个重大的变化,也开始和美国互联网区分开。篇幅限制我们不进行100%
完全严密的抽象,但简单的可以归结为:「商业化」与「控制欲」,两者彼此结合,相互促进,我们从后者切入进行分析。

当互联网商业化到一定程度,互联网从业人员逐步的发现,让用户进行选择其实是一种「损耗」。从运营角度出发,任何没有在特定「预期脚本」下的用户行为,都是成本的浪费。而用户行为的不可控,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网络运营的风险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所有的用户行为都必须禁锢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,并且分级分层,根据不同的级别层次不断的引导优化,从而在漏洞模型中层层过滤,最终实现目标。这种对用户的「控制」几乎伴随着互联网商业的产生,并一直跟随发展。

而逐步,这种「控制欲」越来越强,在商业竞争的推动下,几乎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。不仅仅任何破坏规则的用户,必须被淘汰。而且正常用户都需要一次次的引导教育,改变其行为,达到最优化状况。极其强势的规则维护,在长期用户教育下带来了巨大的用户行为规范化红利,也同时带来了垄断的商业资源。

举几个例子:大家用搜索引擎时候,默认觉得前几名就是可信的,不会怀疑,各种SEM技巧和搜索引擎斗智斗勇,不符合规则的一律K站;在任何UGC社区中,都有着极其细节的控制规范,符合规范的可以享受红利,不符合的一律封号等等。

这种「控制欲」带来了大量的「用户变现」,产生了商业化最大价值。与此同时,也形成了资源的垄断(例如流量入口),从而进一步新一轮的更令人发指的用户控制行为。年轻的产品经理们,在完全不明白背后逻辑情况下,都会用什么「用户行为分析优化」、「生态规则建设」之类的词来学习此道经验,用一些「产品大神」的经典语录来鼓舞着自己。(当然,他们也逃脱不了,后面分析)

从此,自由平等这个词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。在各种幌子下,如何通过各种手法来影响用户,最终按照运营者的预期路径来「规范化」,才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目的,以及商业化的必要非充分条件。

让我们用现实例子来抽象:

这个时候的互联网,就如在上学以后的孩子们。每个学习阶段,每个学校,都会有着不同的规则和学习路径。越是好学校,就越有严格的规范,目的性极强的教育反而更能出「成绩」。天性没了,乐趣没了,不过时间久了也习惯了,逐步的喜欢上了校园生活,甚至不上学也不知道干什么。

创新层面体制化:

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商业成功和推动社会发展并没有必然联系,甚至很多时候都恰恰相反。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规则也有着太多的适用场景。而且虽然互联网发展,用户堕落的速度也可以远远超出预期。(可以参考我们TOMsInsight团队分析报告:《碎片化信息的价值:懒惰与慰藉》)

这种情况下,长期的「商业化」和「控制欲」不仅仅规范化了用户,带来了垄断的商业资源,实现了最大化的商业变现,也同时让所有的人都约定俗成了互联网运营法则,和创新规则:以用户为中心,契合用户行为需求,抓住用户痛点,最优化模式创新,最大化变现模型。

这样的规则是会彼此影响的:因为互联网的运营者,同时也会是使用者。使用者,也会进化成为创新者。在这样的彼此影响、相互促进下,大家已经慢慢的不认为这是问题了。又经过十几年的酝酿,长期行业规则,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体制化,一起抱团嵌套进入了「被动式形态」。

这其实极其的可笑,就好比一个从来没出过国的蹩脚英语老师,日复一日的告诉着自己的学生英语就是这样的,用那些技巧应付考试就行了,时间长了,吃到了甜头,自己也信以为真了,觉得这就是英语。学生毕业再教英语,还是这样的英语。反复的循环损耗,反复的进化。

这导致了中国互联网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技术进步,大家变态的追求着各种模式创新、各种颠覆、各种什么xxx模型、xxx创新生态、xxx产业变现、to C的xxx模型、to B的xxx机制、to XXX的XXX。很有意思的是,产品经理在互联网行业被推到了一个火爆、尴尬,且被利用的层面。

大家想尽一切办法,让「用户」在自己的「控制下」达到某种特定的行为。岂不知互联网创新者也是如此,被这个行业的手拨动着,好像被控制的更严密了。大量的自以为是的聪明人,在反复的试错中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资源浪费,做着根本没意义的事情,但却觉得自己在改变世界。

让我们用现实例子来抽象:

这个时候的互联网,就好比终于离开了学校的孩子们。终于离开了规则的控制,却也忘掉了学龄前儿时的自由和单纯的快乐。孩子们觉得必须用这么多年学习的东西来创造价值,于是开始工作,开始变现,开始逐步的淡忘了梦想,变成了自己当初最厌恶的那种人。

互联网体制化的背后

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阶段抽象分析完,让我们不妨再从另外一个角度,正面的看待这个问题。积极的打开互联网体制化游戏规则,在这背后到底存在这什么样的主导因素呢。还是因为篇幅限制,我们不进行100% 完全严密的抽象,但简单的可以归结为以下的几点:

流量的垄断:

流量的垄断影响的不仅仅是表面。不论是中心化的分发规则还是去中心化的分发规则,甚至哪怕是各种衍生新模式,在生态角度分析,都有极其的「逐利性」。变现模式的利润率才决定了流量分发的导向。这一方面让流量的价值不断的提升,共同也进一步加剧「流量定向性」。

流量垄断方,总会用各种平台或生态来最大化变现。这种马太效应下的循环,加强了游戏规则定制方的强势地位,也驱赶掉了那些没有强变现能力的模式。如此反复,生存下来的为了适应规则,大多都选择「暴利的原罪」,而不是对用户的价值。

模式化创新:

创新过度模式化,导致创新本身缺乏创新。主流互联网圈子,总是找到一个用户需求痛点,设计产品,获取用户,拿到投资,快速扩张,获取赛道性的领先,然后寻求变现模式,成了套路。当然,还有另外的在变现手法上做文章、在流量分发环节做文章、在情怀上做文章等。本质上没什么区别。

浮躁的行业气氛下,几乎所有所谓创新,都超不出这些套路。相对比,还远远不如黑客圈甚至地下产业链对技术的追逐,以及对技术带来生产力相对应的模式追求更深入。各种功利性、变现目的性极强的项目发展,也让相关的套路相互影响。

资本的影响:

过分依赖与资本,以及目前大多数资本机构的商业目标,让一些长期价值的项目很难获取资本的助力。资本就好比奖学金,总是给这个体制游戏规则中「最好的」学生。而在主流互联网圈子,拿奖学金好像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似的。

没有足够的门槛,仅仅是模式上的创新,就不会有市场竞争力,也就不会有自我的造血能力。只能依赖于资本助力才能生存。这种关系是很矛盾的,但归根结底,还是互联网从业者根本不希望、或者没办法跳出来这个格局。

人为的选择:

最根本的问题,也许是最重要的因素,其实并不是别人,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态。不管是不是承认,大多数的我们并不希望来改变这个世界,仅仅是希望来满足自己。我们习惯在这个熟悉的体制化环境中,模仿那些成功的例子,走着他们一样的道路,却忘掉了背后的一切。

我们眼中全是那个「寡妇」穿金戴银的样子,却忘掉了原本我们踏实的生活,甚至也忘掉了我们的潜能,我们力量,还有我们原本应该有的发展机会。

分析与洞察

当然,在商言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这些在道德层面都无可厚非。但当整个行业都陷入如此境地的时候,又给几亿用户带来什么呢。而用户又还给行业什么呢。我们还能继续这样消费着用户红利、用户信任多久呢。

与此同时,各种互联网信任风险事件层出不穷。暴漏出来的仅是冰山一角,却已经引发了很大社会反响。我们可以继续在互联网体制化游戏规则中继续着我们的优化,但一切都逃脱不了更大的发展规律左右,最终肯定会出现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情景。一旦失去用户的根本信任,互联网就只能沦落成一个娱乐工具。当然,这也不正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么。

给我们的启示

我们以融为体制从而适应游戏规则带来的成功而沾沾自喜,嘲笑着那些被规则所淘汰的失败者。我们用各种「心得」来占据道德制高点,用各种「故事」来证明自己推动着行业和社会的进步,用各种「创新」来击鼓传花般的传递着既得利益者的价值观。却浑然忘记了,在这个体制之外,还有我们曾经追寻过的东西和拥有过的希望。

我们仿佛拥有了一切,却也失去了一切。我们仿佛一起把行业推到鼎盛和繁华,却也在浮躁和大量的畸形的游戏规则下,彻底失去了我们当初的自由和梦想。也许,这一切都如那句著名台词:「the day after tomorrow, where will be?」

这是 TOMsInsight 报告
专注中国互联网深度数据分析洞察
本篇报告最初发布于2016 年 6 月
最后修改:2021 年 03 月 14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